藏於亂世的波希米亞。Day 0.撤離計劃
波希米亞,一個看似熟悉但又陌生的名字。 熟悉波希米亞一點的人會明白,這是代表捷克——的確是。波希米亞地區佔捷克國土超過一半,古捷克的名稱就是波希米亞。從神聖羅馬帝國、哈布斯(Habsburg)王朝的政治中心到作為奧匈帝國的工業重鎮,波希米亞在中歐地區的角色也是舉足輕重。一戰後出現的捷克斯洛伐克、二戰前被德國吞併的蘇台德地區,亦是發生於波希米亞這個亂世地區。冷戰後,捷克重新開放於世界的眼光以內,布拉格、南部的波希米亞小鎮,漸漸成為了平價歐遊的首選(似乎克羅地亞也是後起之秀)。 Prague, Czech Republic (2018) 波希米亞,也是一種主義,一種想法。 那些不受傳統束縛的、在傳統以外過生活的人,就帶有點波希米亞主義的味道。當生活都被一個小小的框架規範著,這就會成為我們外逃的慾望。我們都有一個自己想成就,我們都想成就一個屬於自己的本我。 而在旅行間,這個自己就是我希望成就的。 記於進入下一個旅程之先。 *** Prague, Czech Republic (2014) 除台灣(4)、日本(5)、德國(3)以外,捷克(2)也常常出現於我的行程計劃之中,主要都是因為布拉格這個偽文青地方實在太著名,一想到和音樂有關的地方,不是維也納就是布拉格(當然還有很多音樂重鎮,而這兩個地方的音樂文化也大大不同,下回寫到才分享一下)。所以儘管在一四年曾到過布拉格,但我在一八年再次回到捷克,連同新加入的四個捷克小鎮(Ceské Budejovice、Český Krumlov、Holašovice和Hluboká 城堡),成就這個新舊交替的行程。 出發之先,總有海量的大小二事需要打點。 一。 旅程時間 Prague, Czech Republic (2018) 一如 前文提及到瑞士的撤離計劃 所言,時間的確是歐遊的最大考慮。十二到十四天的行程就最為合適,再長的行程總會有累的一天(錢包也會有點累)。我想捷克不適宜作為唯一的歐遊行程,因為這個國家的文化相對單一,變化不太大,如果是一個星期的捷克遊就差不多了。 二。 行程規劃 捷克的大城市不太多,布拉格一定佔有一席,第二大城市為Brno。這兩個地方一北一南,布拉格位於西部波希米亞地區的北方,而Brno就是Moravia地區的南部城市。布拉格可以留最少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