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中)
單向的列車,只有一個行駛方向。沒有半點回到過去的機會。
***
延伸閱讀: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上)
(續)北海道的距離從來都是一個問題。除非自駕遊,否則若乘坐個多小時才出現一次的區域鐵路,彈性很小。加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又不會互相配合,所以許多時候都要在月台上/車站裡休息上半小時,又或是眼白白地在巴士上目送列車離開——我得承認這的確有點白痴,但在站內整理一下自己,看看資料,調動一下行程,然後再次出發,比旅行團填鴨式餵食風景更有意義。
生活已是這樣急促,連旅行都像跑馬,快活谷都變成死人谷了。
離開美瑛,四十分鐘的車程,經過美馬牛和上富良野,就到了中富良野。我們的目的地是富田農場。
踏入夏季,慢車號就會啟動;而到了薰衣草盛開的七八月,每一輛駛經中富良野的區域鐵路都會停經花田站。薰衣草花田站其實是一個搭在農田上的臨時站,距離中富良野站數分鐘車程,但就大大縮減了到富田農場的距離。從花田站橫過路軌,走大約五分鐘就到達富田農場,若從中富良野走到富田農場,至少要走近半小時。盛夏之際,未拍下第一張薰衣草花田照就全身濕透。
因此,體貼的日本人就臨時搭建了薰衣草花田站。話雖如此,其實從中富良野站開始走,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。路途雖遠,但幸運地在花田旁有一個密瓜轉運站,繫著一個大大的密瓜,就這樣吊在半空,老遠都能看見。
網上看資料,以為這個代表著富田農場。到埗才發現,這兩個地方雖然只是相距一條雙線馬路,但卻是兩個楚河漢界的故事。
在日本,圍牆是一種很少見的生物。直接把面向密瓜轉運站的車路堵掉,是為敵我分明的第一步。
「此處的商業設施和富田農場無關」,是為敵我分明錦上添花。
話雖如此,大家其實都接受了有密瓜的地方就是富田農場,兩者傻傻分不清的博客更比比皆是。
本來只安排了一個黃昏到富田農場看薰衣草,但在富良野買了一個巴士周遊劵,其中包括了富田農場,就順道先到農場打探一下。兩天的最終行程相近,大約四時半抵達農場。下午到埗的優勢是能夠把薰衣草田遠方的山岳一同拍下來,加上西下的夕陽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當然,以上一切都不是本來計劃的。因為本來網上的評論文章指早上到農場是拍照的好時間,但美瑛的local tour全滿打亂了我地的部署。話雖如此,反而我喜歡下午的富田。
薰衣草的結構比櫻花來得分散,而且富田農場是一個農場(廢話?),比起路旁的薰衣草,這兒的都種得一行一行,整齊地在一棵棵間留有不少空位。加上不同的薰衣草都有不同的大小,錯落的感覺尤其在拍近照時明顯。對於有填滿強迫症的我而言,似乎薰衣草還是適合作遠景。
花田裡,成熟了的薰衣草就會被收割,所以一不留神,觀賞指數就會由最佳的十分轉眼成為零分,明明綠燈轉眼變成紅燈。光頭花田,比起非薰衣草花季的春秋更為難受。
園內的精品店東一間,西一間,但售買的都大同小異。薰衣草除了作歡賞之用,還可以精煉萬金油,園區中心有個小型展館介紹,也算是云云商業化下的一個文化角落。最後當然少不了薰衣草雪糕,但似乎比較奶一點,有點像老麥的新口味。
限制著我們旅程的仍是火車的班次。本打算約五時半離開花田,走半小時,總會到中富良野站,但最後我們只能提早一兩分鐘到達,如我們走得慢一點,就要在一個無人無椅無上蓋物業的田野車站呆上一小時,到時我們就算肚子餓著,也就能養活無數的貧窮小蚊子。
火車到站,我先回旭川;但旅程只有單向,沒有回頭,直到終站。
向前行,攜手行。
下一站,富良野。
終點站。(續)
***
延伸閱讀: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上)
(續)北海道的距離從來都是一個問題。除非自駕遊,否則若乘坐個多小時才出現一次的區域鐵路,彈性很小。加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又不會互相配合,所以許多時候都要在月台上/車站裡休息上半小時,又或是眼白白地在巴士上目送列車離開——我得承認這的確有點白痴,但在站內整理一下自己,看看資料,調動一下行程,然後再次出發,比旅行團填鴨式餵食風景更有意義。
生活已是這樣急促,連旅行都像跑馬,快活谷都變成死人谷了。
離開美瑛,四十分鐘的車程,經過美馬牛和上富良野,就到了中富良野。我們的目的地是富田農場。
踏入夏季,慢車號就會啟動;而到了薰衣草盛開的七八月,每一輛駛經中富良野的區域鐵路都會停經花田站。薰衣草花田站其實是一個搭在農田上的臨時站,距離中富良野站數分鐘車程,但就大大縮減了到富田農場的距離。從花田站橫過路軌,走大約五分鐘就到達富田農場,若從中富良野走到富田農場,至少要走近半小時。盛夏之際,未拍下第一張薰衣草花田照就全身濕透。
![]() |
木建的站牌 |
網上看資料,以為這個代表著富田農場。到埗才發現,這兩個地方雖然只是相距一條雙線馬路,但卻是兩個楚河漢界的故事。
在日本,圍牆是一種很少見的生物。直接把面向密瓜轉運站的車路堵掉,是為敵我分明的第一步。
![]() |
網上圖片 |
「此處的商業設施和富田農場無關」,是為敵我分明錦上添花。
話雖如此,大家其實都接受了有密瓜的地方就是富田農場,兩者傻傻分不清的博客更比比皆是。
本來只安排了一個黃昏到富田農場看薰衣草,但在富良野買了一個巴士周遊劵,其中包括了富田農場,就順道先到農場打探一下。兩天的最終行程相近,大約四時半抵達農場。下午到埗的優勢是能夠把薰衣草田遠方的山岳一同拍下來,加上西下的夕陽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
當然,以上一切都不是本來計劃的。因為本來網上的評論文章指早上到農場是拍照的好時間,但美瑛的local tour全滿打亂了我地的部署。話雖如此,反而我喜歡下午的富田。
花之人舍,是為農場的入口 |
花人之田,也是官方指定的拍照熱點。 |
從森林之舍旁的花田望去,只有在黃昏時份,太陽在背後的情況下才能拍到藍天。 |
大大個密瓜波在半空 |
花田裡,成熟了的薰衣草就會被收割,所以一不留神,觀賞指數就會由最佳的十分轉眼成為零分,明明綠燈轉眼變成紅燈。光頭花田,比起非薰衣草花季的春秋更為難受。
園內的精品店東一間,西一間,但售買的都大同小異。薰衣草除了作歡賞之用,還可以精煉萬金油,園區中心有個小型展館介紹,也算是云云商業化下的一個文化角落。最後當然少不了薰衣草雪糕,但似乎比較奶一點,有點像老麥的新口味。
限制著我們旅程的仍是火車的班次。本打算約五時半離開花田,走半小時,總會到中富良野站,但最後我們只能提早一兩分鐘到達,如我們走得慢一點,就要在一個無人無椅無上蓋物業的田野車站呆上一小時,到時我們就算肚子餓著,也就能養活無數的貧窮小蚊子。
火車到站,我先回旭川;但旅程只有單向,沒有回頭,直到終站。
向前行,攜手行。
下一站,富良野。
終點站。(續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