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

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下)

圖片
車廂和月台之間,總有一段空隙。唯有步伐再勇敢地向前跨出一點點,才會踏上夢想的車旅。 *** 延伸閱讀: 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上) 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中) (續)富良野,是一個終點站,也是一個起始。皆因若旅人選擇從旭川出發,經區間向南行走,沿途看薰衣草和田野,大約一個小時後就會到達富良野終點站。然而,從札幌出發看薰衣草的話,乘搭薰衣草特急向東北行走,就會到達富良野,也是旅程之始。 本來以為北海道的富良野是一個大城市,每逢佳節總有一兩個人告訴我,富良野好多野睇,我 又去左 富良野,富良野啲花花好靚,富良野既薰衣草係北海道既代表。 原來富良野有點像台灣的花蓮。 富良野市是一個相對上比較發達的小鎮,但是面積和發展規模都遠遠不及札幌、旭川這些商業中心。所以如果希望富良野有SOGO、Food Court之類,不如不見。富良野市又在上、中、下、南之分,所以富良野市其實沒有薰衣草,只有路邊花兒兩三朵。 計劃乘搭薰衣草特急,從札幌走到富良野。登上列車,先拍個照,再安放行李。 坐了會才發現,這是釧路特急列車。 三位正乘搭霸王列車的小豬豬唯有趕忙收拾細軟離開車箱,此時,距離釧路特急發車的時間不到一分鐘,差點就安心上路了。 網上截圖 真正的薰衣草特急和釧路特急其實風馬牛不相及,上錯車只怪自己只懂得日文中的「特急」兩字(因為這在顯示版上是為漢字)。但到了真正的薰衣草特急列車月台,更讓我嚇了一嚇:分明就是往旭川的旭川動物園號,哪裡有薰衣草? 可以算是本世紀最大騙案其中之一。我們乘搭的是最早出發的加班車,可能因此從其他地區調來列車行駛。這是段僅由柴油列車運行的鐵路,因為富良野地區沒有架空電纜,只有柴油列車能夠行走,所以就算是特急列車,速度上還是有限制的。 兩個小時的行程,我們到了富良野。 一覽地圖,其實這就是富良野的中心地區。商店不多,樓高僅為數層,遊客比美瑛更少,大概旅人都是被集體運送到一個個景點觀光。我們這些自由人,就只會在巴士站旁的旅客中心購買觀光巴士劵,慢慢逐一停靠。 富良野站前 富良野市 沿著中央通向前走大概五分鐘,就會到達一間咖喱飯專賣店——唯我獨尊。 唯我獨尊,只售黑咖喱。其實旁邊有一間比較...

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中)

圖片
單向的列車,只有一個行駛方向。沒有半點回到過去的機會。 *** 延伸閱讀: 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上) (續)北海道的距離從來都是一個問題。除非自駕遊,否則若乘坐個多小時才出現一次的區域鐵路,彈性很小。加上不同的交通工具又不會互相配合,所以許多時候都要在月台上/車站裡休息上半小時,又或是眼白白地在巴士上目送列車離開——我得承認這的確有點白痴,但在站內整理一下自己,看看資料,調動一下行程,然後再次出發,比旅行團填鴨式餵食風景更有意義。 生活已是這樣急促,連旅行都像跑馬,快活谷都變成死人谷了。 離開美瑛,四十分鐘的車程,經過美馬牛和上富良野,就到了中富良野。我們的目的地是富田農場。 踏入夏季,慢車號就會啟動;而到了薰衣草盛開的七八月,每一輛駛經中富良野的區域鐵路都會停經花田站。薰衣草花田站其實是一個搭在農田上的臨時站,距離中富良野站數分鐘車程,但就大大縮減了到富田農場的距離。從花田站橫過路軌,走大約五分鐘就到達富田農場,若從中富良野走到富田農場,至少要走近半小時。盛夏之際,未拍下第一張薰衣草花田照就全身濕透。 木建的站牌 因此,體貼的日本人就臨時搭建了薰衣草花田站。話雖如此,其實從中富良野站開始走,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。路途雖遠,但幸運地在花田旁有一個密瓜轉運站,繫著一個大大的密瓜,就這樣吊在半空,老遠都能看見。 網上看資料,以為這個代表著富田農場。到埗才發現,這兩個地方雖然只是相距一條雙線馬路,但卻是兩個楚河漢界的故事。 在日本,圍牆是一種很少見的生物。直接把面向密瓜轉運站的車路堵掉,是為敵我分明的第一步。 網上圖片 「此處的商業設施和富田農場無關」,是為敵我分明錦上添花。 話雖如此,大家其實都接受了有密瓜的地方就是富田農場,兩者傻傻分不清的博客更比比皆是。 本來只安排了一個黃昏到富田農場看薰衣草,但在富良野買了一個巴士周遊劵,其中包括了富田農場,就順道先到農場打探一下。兩天的最終行程相近,大約四時半抵達農場。下午到埗的優勢是能夠把薰衣草田遠方的山岳一同拍下來,加上西下的夕陽,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。 當然,以上一切都不是本來計劃的。因為本來網上的評論文章指早上到農場是拍照的好時間,但美瑛的local tour全滿打亂了我地的部署。話雖如此,反而我喜歡下午的富田...

北海道我識條鐵(二)。最快的慢車・走進富良野(上)

圖片
通往未知的花田世界,往往由一列火車開始。 一離開城市,月台就是這樣子。 一個火車站,可以理解為一個火車停靠的地方。香港的列車,往往有一個像樣的月台,雙向行車就有兩條路軌。日本、外國,一個灑上了碎石的地台,拔掉野草,加上一個指示,就是一個火車可以倚靠的地方。 *** 每年七月,富良野就是紫色的薰衣草世界。 為左薰衣草,真係可以去到好盡。本以為我們為了一睹藍天與薰衣草而在到埗以後重新調動行程,是為痴線;但原來有旅客為看薰衣草,不惜重本從札幌到旭川再乘慢車到中富良野,來回近七小時。一山還有一山高。 為了配合這些痴線的旅人,北海道政府在薰衣草盛開之際,特別加開一列比一般列車跑得快的慢車號。 車上不但有小賣部,小賣部還有一款nanoblock,只能在慢車號入手。 慢車號從旭川/美瑛出發到富良野,中途站只有五個,站數比正常的列車少很多,所以比起一般列車的兩個多小時車程,慢車週的一小時五十分鐘的確快了不少。至於慢車號的由來,就是因為在美瑛站後、美馬牛站前的景點之間,車長會特意慢駛,配合服務員廣播講解(雖然是日語),因而得名。 日本有不少觀光列車,以懷舊的火車車廂組成,車上也有不少紀念品(包括上文的慢車號nanoblock),還有紀念乘車證,可在車上蓋上紀念印。這慢車號就是其中之一,車上的窗門都是活動的,沒有冷氣,但其實火車呼嘯而至的烈暴風足夠把人吹得發抖(和披頭散髮)。 慢車號從六月到十月開出,途經美瑛、美馬牛、上富良野、薰衣草花田、中富良野,最後到達富良野。除了每天第一輛慢車號(9:58)從旭川出發、和最後一輛從富良野出發的慢車號(16:12)會抵達旭川以外,其餘四架次慢車號僅來回美瑛與富良野。 本來以為是車尾,但原來是作為向富良野方向的車頭 我們從旭川出發,列車大約十時開出,我們九時半到達月台。本以為我們為求一席,已經很搏盡,誰知道大媽大哥更投入,整整三輛自由席都是滿滿的普通話和行李箱。廣東話應該是車上第二通用語言,其次是韓語。除了車長和乘務員,幾乎聽不到日文。 旭川站的月台算是北海道中最新落成的,可見車站還有一個上蓋。美瑛站也算是富良野線其中一個大站,月台沒有上蓋但仍是一個水泥建築,不過和富良野相比,又差了一大截,畢竟美瑛站只是為了服務一般的區間車。美馬牛站和上、中富良野站就簡...